現代社會與婦女權益
造成臺灣男女性勞工薪資差距難以縮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同工不 同酬現象的普遍存在。針對此一情況,其實已有相當多的數據可資佐 證。例如,恨據八十四年民意調查結果顯示,與事業單位內做同樣工 作的男性相比,有52%受訪者表示其男同事的薪水較高(臺灣地區婦 女民意調查)。另外,根據勞委會的調查(臺灣地區婦女勞工統計), 在二百二十八萬五千名婦女勞工中,有20%認為所得到的工作報酬與 其能力相比,並不公平。而根據不同學者過去的硏究結果,男女薪資 的差距可以歸諸個人條件的程度約在21%到40%左右,其餘部分則是 夾雜有歧視和結構性的因素。即使是在相同生產力之下,研究發現, 女性薪資仍低於男性。
臺灣整體的職業性別薪資歧視現象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。從臺灣 的兩性職業分佈與其性別薪資比例發現,性別薪資差距最大的都在男 性化職業,如農林漁牧業人員。男女同工不同酬和女性在男性化職業 不同酬的現象更嚴重,尤其後者反映強烈的父權意識,拉大薪資差距 是杯葛、抵制女性進入的方式。例如,事務人員的薪資比例差距最 小,女性事物人員既是這個職業領域的多數,薪資卻比少數的男性 低。男性的報酬因為在女性化職業同樣也受到影響減少,但是仍然比 女性高,應可以歸因「男性是養家活口的」父權意識。基本上,同工 不同酬是一種性別歧視,深植於社會文化和制度,其中也包括法律制 度,因此解鈴還需繫鈴人,即透過政府立法,建構一個新的性別薪資 平等法令政策。
二、現行法律之保護及缺失
勞基法第二十五條稱:「雇主對勞工不得因性別而有差別之待
向您推薦:葬儀社 電阻 廚房設備
162 邏輯電路設計
第八章正反器程式製作 7
關鍵詞彙
第四章保健化學 I自我評量題目
(3)該 項行為之目的或結果,會不合理干涉某位個人之工作表現
三、具體建議
原來又是多酚類的緣故
鎭靜劑與安眠藥
人體的神經系統
婦女新知版「男女工作平等法草案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