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民國100年9月第19卷第3期第502-515頁
這兩者發生意外的機率因為工作環境與性質而 可能產生差異[7]。
至於意外嚴重性與年齡的關係,同樣撲朔 迷離。意外嚴重性分為缺工日數、失能、意外 事故死亡率等項目。大部分研究發現與年齡相 關的意外嚴重性與年齡成正相關,但也有研究 認為兩者是負相關,或者是U型曲線關係,但 男性在永久性失能、意外事故死亡兩項,相較 女性而言,擁有較高的發生比率[7]。
最後在意外特徵方面,從受傷部位觀察, 中高齡勞工相較於年輕勞工容易發生身體、背 部、眼及手部的傷害。年紀漸長,腿部和身體 組織就容易受傷,但是像切、割、擦傷則沒有 隨年齡增加的趨勢,年輕勞工反倒是容易因為 徒手操作工具而受傷。以災害類型來看,中高 齡勞工容易發生墜落、滑倒等災害,年輕勞工 則多為手腳被尖銳物體切割、搭乘交通運輸工 具掉落或碰撞等[7]。
4.我國營造業職災特徵
我國職業災害統計資料可分為「職業災害 統計月報」、「重大職業災害報告」與「勞工 保險給付資料」三類。學者比較此三類職業災
害統計資料後,認為「勞工保險給付資料」所 掌握的資料範圍最廣。而且營造業因多採行承 攬制度,雇用勞工人數變動頻繁不易統計,其 規模多未達到依法令規定必須按月填報職業災 害資料[8]。再根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(勞委 會)91年到97年「勞工保險職業災害保險給付 千人率」,營造業91-98年的給付比例皆位居各 行各業之冠,數值在千分之12.968到14.063, 較全產業千分之4.292到4.650及製造業千分之 5.22到6.638,高出兩到三倍。
考量資料庫的完整性與營造業職災的嚴重 性,因此,本研究整理營造業91年至97年間, 勞委會「勞工保險給付資料」因死亡、失能、 傷病職災分別申請勞保給付的資料,再依據不 同年齡層計算其勞保給付人次及百分比。初步 分析發現三種職災給付類別,營造業勞工以 45-54歲年齡層申請給付人數較多,大約占全體 的35% ;其次為35-44歲,大約占26% ;若以45 歲做為區隔,則45歲以上勞工在三項職災申請 給付人數約占50%以上(表1)。是故,我國營 造業中高齡(45歲以上)勞工與其他年齡層相 比,無論是在何種給付類型,皆為整體申請給 付人數的最大宗。
表1 91 -97年營造業不同年齡層申請各項職災勞保給付人次及百分比
年齡 15-24 歲 25-34歲 35-44歲 45-54 歲 55歲以上
死亡職災 49 244 334 389 191
(4.1%) (20.2%) (27.7%) (32.2%) (15.8%)
失能職災 119 733 1.300 1,748 940
(2.5%) (15.1%) (26.9%) (36.1%) (19.4%)
傷病職災 3,436 14,437 24,007 30.931 13,775
(4.0%) (16.7%) (27.7%) (35.7%) (15.9%)
有學者針對台灣78、79、81三年之重大職 業災害共1,230名實例,進行研究分析,發現55 歲以上營造業、運輸倉儲通信業、商業及服務
業的勞工,有較高的意外事故死亡率。尤其是 此年齡層在墜落、物體倒塌崩塌、被撞衝撞、 物體飛落、爆炸、溺水、跌倒等災害類型,其
504
向您推薦:CO2焊機 銀飾訂做 銀飾
原來又是多酚類的緣故
《褪黑激素的奇 蹟》
嚴重性及特徵
表3-7男、女性在各職業平均薪資
Journal of Occupational
第四章保健化學
填答說明
(3)該 項行為之目的或結果,會不合理干涉某位個人之工作表現
Exposure condition
Coop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