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造業中高齡勞工職災特性分析
意外事故死亡率呈現隨年齡增加而有顯著的成 長趨勢[9,10]。
而林楨中在過去的研究中指出,營造業有 82.5%的職災罹災者為男性,女性罹災者僅佔 17.5%,且男性罹災者中約21.1 %之罹災程度為 死亡,而女性罹災者死亡之比例(3.3%)則相 對較低,顯見營造業職場工作者以男性居多, 且多從事較具危險性之工作。就罹災者之年齡 層而言,以50-59歲之勞工罹災比例最高,佔所 有罹災人數之40.4%,若包含40-49歲之勞工, 則佔所有罹災者之比例約達70%,突顯出營造 業中高齡勞工的安全問題應進一步受到重視 [11]。
另外,我國營造業災害類型發生頻率前五 名為交通事故(27.7%)、墜落(19.9°/。)、 割剌擦傷(16.5%)、物體飛落(6.8%)及 物體倒崩塌(6.3%),而各災害類型導致死 亡的比率依序為交通事故(29.4%)、墜落 (22.2%)、物體飛落(18.2%)及物體倒崩塌 (7.7%)、割剌擦傷(3.6%) [11]。
若以災害媒介物之粗分類來分,營建物及 設施佔29%,裝卸運搬機械佔22.4 %,動力機 械佔19.1%,物質材料佔14.2%,以上四類合計 超過80%,若以細分類來分,則主要的災害媒 介物集中在以下幾項:交通工具(14.2%)、 施工架(9.8%)、電鋸(9.3%)、模板支 撐(8.7%)、金屬材料(6.6%)、木石材 (6%)、起重機(3.3%)、屋頂(3.3%)、 工作梯(2.2%)等,合計佔所有災害媒介物的 63%以上[11]。
至於為何營造業的職業災害發生率較其他 行業高?由於營造工程特性受限於作業時間、 空間、天候,且工程複雜度高、勞工工種繁 多、作業干擾多、工程競爭激烈以及勞工教育 程度普遍不高[12];加上作業期程短、高處作
業多、多層承攬與勞工高流動性等特點,因此 相較於其他產業,無論在安全衛生管理、人員 安全衛生習性、作業安全防護等各方面皆較其 他行業來的複雜而難以控制[13,14]。營造業特 有的專案營建型態與開放性的作業場所,彼此 交錯著複雜、危險的條件及因素,極易造成人 員的傷害及實質財務上的嚴重損失。
進行營造業職業災害之防治,首須瞭解職 業災害造成之原因,如人為因素、環境因素及 機材因素等等。因此,本研究以91年至97年間 「勞工保險給付資料」,合併91 -97年「死亡給 付」、「失能給付」、「傷害給付」三種給付 種類進行分析,特別針對營造業中高齡勞工討 論其職災特性,希望能夠作為相關單位規劃職 災預防及未來改善中高齡工作環境之參考。
研究方法
本研究依據「勞工保險給付資料」,合併 91-97年「死亡給付」、「失能給付」、「傷害 給付」三種職業災害進行分析,共選用四種統 計方式。
5.標準化事故發生率(accident ratio, AR)
標準化事故發生率(AR)就是分別計 算事故發生次數比例和勞工人數比例,最 後將兩者相除所得到的數值。本研究將事故 (accident)定義為「勞工保險給付資料」中 「死亡給付」、「失能給付」、「傷害給付」 三種給付種類。若以年齡分層作為標準化事故 發生率(AR)之例,其計算公式如下:
(1)事故發生次數比例=某年齡層事故發生次 數/事故總次數
(2)勞工人數比例=某年齡層勞工人數/勞工 總人數
(3)標準化事故發生率(AR) = (1) / (2)
505
向您推薦:銀飾保養 資源回收場 大尺碼洋裝
Exposure condition
第三章工作權與法律
風險知覺
表3-7男、女性在各職業平均薪資
Plastic cleaning task
158 邏輯電路設計
Acknowledgement
人體的神經系統
血清素
第三章工作權與法律